[太阳]前脚中国宣布修建雅鲁藏布江水电站,后脚印度就宣布,要投资50亿修建6条大运河,让流入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水改道。 (信息来源:环球网——印度官员:将修运河,把原本流向巴基斯坦的水引向印度)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工程破土动工。工程师们计划利用2200米的天然落差,建起五座梯级电站。 这个总投资1.2万亿元的项目,若成功完工后,将给中国每年带来3000亿度的发电量,足以支撑1.5亿个家庭的全年用电。 当然,挑战也摆在眼前。高原缺氧,挖掘机就得加装特制涡轮增压器;身处强震带,隧洞必须嵌入防震钢结构。工程师们还需要为高原鱼类设计专用的洄游鱼道和增殖站。 而另印度水利部门正盘算着一份激进的计划。克什米尔枪击事件后,印度政府宣布暂停履行1960年由世界银行促成的《印度河用水条约》,并关闭了四条河流的水闸。内政部长阿米特更是声称要将流向巴基斯坦的水调往本国。 这个“大运河计划”,要将流入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水量削减75%。对巴基斯坦来说,这无异于一场灾难。他们的农业核心区,灌溉用水每年将锐减34亿立方米,200万公顷农田面临枯死。 可印度这个看似气势汹汹的计划,想要实现,似乎面临着难以想象的难度。 他们试图用50亿卢比修3500公里的运河,这样算下来每公里造价才11.9万元人民币。要知道中国南水北调中线,每公里造价1.74亿元。11.9万一公里的预算,简直不亚于用100块钱修一栋别墅,连征地费都不够。 而且印度速度早已是拖延的代名词,2017年开工的高铁项目,原定2023年完工,如今推迟到2028年,但即便时间推迟了,他们也未必能够完成。 而且运河要穿越喜马拉雅南麓和塔尔沙漠两大“地质禁区”。前者是全球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,山体松散,泥石流频发,运河很可能刚修好就被冲毁。后者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0倍,水还没到目的地就蒸发光了。 说白了,印度并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要开凿运河,他们只是试图用这样的方式转移矛盾,在对巴基斯坦的争端中占据先决优势。 《国际水道公约》中明确反对将水资源当作政治工具,水资源不能被当作武器,这是国际共识,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积极倡导相关原则。 水资源关系着国计民生,也维系着生态安全,随意的改道逆行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,更何况印度水利部门声称要将原本正常流动的河流给截断,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最终也会反噬他们自身。 水资源是生命线,它们从一开始就不能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。印度试图撕毁条约,将水“武器化”。南亚的未来,究竟能否走向合作共生?